农村养老"浙江模式"路漫修远 40%地区缺位待破题

2013-11-15 17:23   中国新闻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原题【农村养老"浙江模式"路漫修远 40%地区缺位待破题】

中新网杭州10月29日电 (汪恩民 邵思翊 张骏)目前,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正在逐步走向解体。由于城乡差距和大批青年外出打工,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复杂。农村老人,老何所依?成为一个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近半地区养老服务缺位、专业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浙江探索农村“老有善养”,并无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也考验着浙江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40%地区养老服务缺位 专业人员素质成软肋

据浙江民政厅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57.69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7.87%,纯老家庭(指到年末连续6个月以上,家庭中所有实际居住的成员年龄均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生活)214.5万。其中农村老年人口为578.56万,纯老家庭38.6万,均占整体老年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左右。

庞大的老年人口,考验着浙江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从2007年起,浙江省在农村试点星光老人之家。这个从城市的成功经验得出的“复制品”开始在农村生根发芽,并于2011年开始,农村星光老年之家逐步转型升级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重点解决农村老人日常用餐、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等最基本、最亟需问题基础上,满足老人多样化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浙江多山地、丘陵,衢州、丽水等地的部分山区交通不便,各个自然村分布较为分散,居住老人数量不均,加之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缓,设立服务中心存在一定的难度。

10月29日,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老年服务处徐善清告诉记者,相比于城市,因地理条件、资金等多方面原因,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推进缓慢。

截至目前,浙江省农村地区已建有星光老年之家1.74万个,尚有40%的地区还未覆盖。

“这一部分地区的养老服务并非空白,设立的老年活动中心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等服务。”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老年服务处处长黄元龙坦言,但其所能提供的服务远不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黄元龙介绍,为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各村镇的养老院开始转型兼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职能,利用现有养老院的硬件、人员等资源,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受益的也仅为镇中心周边的老年人群。

事实上,村镇中心是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覆盖最为完善的区域,而对于养老服务欠缺的偏远地区老年人鞭长莫及。

即便是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区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也让服务打了“折扣”。据浙江省民政厅统计,浙江省养老机构现有1.5万名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仅为55%,获得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只有4000名。

此前,浙江省民政厅厅长尚清也曾坦言,“一些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基本上是城镇就业困难、失业人员和农民工。”

在浙江农村地区,专业服务人员多是“无证上岗”。

据民政厅社会福利与老年服务处一位姓贾的工作人员透露,即便是乐观估计,拥有证书的专业服务人员比例不到40%。

因此,“互助养老”模式开始在浙江遍地开花,以老助老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健康、低龄老年人帮扶空巢、高龄、病残、失能老年人。

“这只能一种居家养老的主要补充,这一部分低龄老人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这与专业人员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叶菊英表示,目前志愿者则是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主力军。

老年食堂难保本 中心运营依赖各方投入

老年食堂是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的一个基本养老服务机构,也是居家养老中心最主要的支出开销之一。老年食堂提供的饭菜,平均消费3—5元左右,食材、人工等各种成本难以用收取的餐费来填补。

收支难以平衡,成了老年食堂运营的难题。据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行资金源于各级政府的拨款、社会慈善捐款等维持运行。

记者了解到,在城市社区的养老中心,通过社区一层店铺出租获得来补贴食堂亏损,或者将老年食堂对社会开放以获得盈利以保证运行收支平衡。该类办法在农村地区则并无可行性。

黄元龙坦言,目前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未形成健康的运营机制。“政府补贴还不足的,就要靠当地村镇集体资金来补贴,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家捐赠的善款。”这也是经济发展情况较为滞缓的地区难以设立养老服务中心的重要原因。

“针对经济条件不同来收费,同时降低成本,发动村民为中心提供服务。”黄元龙说,所幸,农村的各项成本均相对城市更为低廉。

“老有善养”:提升服务软实力是关键

与中国其他省份相比,浙江农村地区养老的发展步伐迈得更早、更快。“这也使得浙江很难有经验可循,只能一步步探索。”黄元龙说,目前国内发展较好的“幸福院”等模式并不适合浙江省情。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张军认为,目前硬件设施的建设已经不是主要问题,真正的困扰是提高软实力方面的能力,比如看病要方便,服务中心里要有专门的全科医生,有康复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对于农村来说,它的可持续性,政府要投入资金,这笔钱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

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叶菊英则表示,目前浙江城市地区利用数字化平台可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专业服务,而农村地区则推进艰难。

“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不高,数字设备的使用等存在困难;居住的分散也使得服务的成本增加,这对消费能力原本就不高的老年人来说更加困难。”叶菊英说。

对此,张军建议要建立专门的培训制度,加强专业技能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例如专业的心理辅导师为老人提供心理安慰和辅导等。“这与一般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不同,他们只能做最基本的服务,打扫卫生,给老人理发洗澡。”

黄元龙告诉记者,目前浙江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尚不到2年时间,需要循序渐进,首先要做的是满足老人的基本需求。“像吃饭、洗衣服是他们最需要的服务,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

同时,他透露,今年开始,浙江实施护理服务队伍的岗位培训和轮训,以提高专业服务人员的素质。其中,针对服务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关部门推出的培训和考试只需实践无需理论,保证了实际通过率和可行性。

据悉,到2015年底,该省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上岗率达到90%以上。(完)

  • 关键字
  • 责编:swchina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