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门关注露宿者的义工团体和社会组织,每逢降温季节向露宿者发放御寒衣物、棉被和食物,也寻找机会向政府表达留出一定空间作为露宿者容身之所的诉求。
每个大城市都有露宿者,广州也不例外。怎么对待这些露宿者,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商家头痛的事情。这些露宿者一般聚集在天桥底、大楼外的骑楼底、银行营业厅外面等公共区域。上世纪90年代,我住在区庄附近,一入夜区庄立交桥下就聚集一班流浪汉,清晨时分甚至有人在刷牙洗脸。当时政府用的招数很直接:建围栏、竖铁丝网,封闭天桥底。可是这么一锁,附近居民也被锁在外面。夏天不能乘凉也就罢了,大家每天放学放工,都得穿过滚滚车流,很危险。况且护栏铁锁经常被人撬开,没什么用。
后来政府换了一招,叫无招胜有招,就是花钱在天桥底浇筑水泥锥。隔壁香港学到了精髓,不仅在天桥底竖水泥桩,而且在露宿者聚集区域的地面铺设密密麻麻的鹅卵石,不过鹅卵石直挺挺朝上。别说睡在上面,站一会儿都脚底板生疼。这种智退露宿者的方式,据说还能防止交通意外。时至今日,水泥石头这些挡箭牌,硬邦邦很碍眼,于是有了绿色新招数。商家在40米长的骑楼底,摆放大量植物盆栽。附近装设喷淋头,抽取珠江水每隔两小时喷一次水。四两拨千斤,比起20年前,方式确实进步了,而且还美化装饰环境。
不过这些方式无论软硬,目的都是要驱赶露宿者。至于他们躲到哪里,不是政府、商家和附近居民考虑的重点。穗港两地的本土民间力量一直很有活力,对社会底层也怀有恻隐之心。有专门关注露宿者的义工团体和社会组织,每逢降温季节向露宿者发放御寒衣物、棉被和食物,也寻找机会向政府表达留出一定空间作为露宿者容身之所的诉求。
但是,除了驱逐和救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一位在美国生活的亚裔理发师想出了非常有创意的方法。他走出自己专门为社会名流设计发型的工作室,带着一套理发工具箱,游走于纽约街头小巷。他做的事情很简单:免费为街头的流浪汉刮胡剪发。许多流浪者在理完发之后,样子焕然一新,变得精神帅气,更重要的是重拾自信,甚至有人有了重新寻找工作的动力。
这种方式用流行的话来表述,叫作“轻推”。这些流浪汉、露宿者也是普通人。生活会有起伏,是人就会有惰性,会钻牛角尖,会想逃避。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被“轻推”一把,帮我们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带出另一种生活的想象。比起建围栏、筑水泥、设喷嘴、发棉被这些方式,“轻推”需要创意,也需要创意得以发挥的空间。所幸这种创意和空间来自千千万万普通民众,来自个体积极的行动。当我们轻推别人一把时,生活也会变得富有满满的治愈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